当前位置:首页>>作者介绍   温馨提示: 本网站的字画是您欣赏和交流名人字画的理想选择! 蔡女士 : 13905342631 13905348759 本网站的字画是您欣赏和交流名人字画的理想选择! 蔡女士 : 13905342631 13905348759
热点信息
 
本网站展览的字画全部是书画家和书画专业工作者纯手工创作的作品,不是印刷品,也不是半印半画或机器制作的作品请广大客户和书画爱好者欣赏和交流。
 

   一、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书法家
王 镛 王学仲 刘炳森 启 功 张 海 李 铎 沈 鹏 邹德忠 周慧珺 欧阳中石
二、中国最具影响力百位书法家
于明诠 马士达 王 澄 王 镛 王友谊 王冬龄 王学仲 瓦翁 丛文俊 田树苌 石 开 伦杰贤 刘 艺 刘一闻 刘云泉刘开汉刘文华刘正成刘彦湖 刘炳森 刘鸿田 刘新德 华人德 吕如雄 孙伯翔 孙其峰 孙晓云 旭宇朱关田权希军  何应辉佟 韦 启功吴东民 吴善璋 张 虎张 海张 继 张 森 张 飙 张业法 张旭光 张荣庆 张景岳 李木教 李刚田 李荣海沃兴华沈鹏苏士澍  言恭达 邱振中邹德忠陈永正 陈振濂 周永健 周志高周俊杰周慧珺林岫  林剑丹 欧阳中石 武 威武中奇姜东舒段成桂洪厚甜 赵正赵彦良赵雁君  钟明善 钟鸣天夏湘平徐本一徐利明 聂成文 郭子绪顾亚龙 尉天池 崔廷瑶 崔学路 康庄 康成元 曹宝麟 曹柏昆 黄 惇 黄 绮 曾 翔曾来德蒋维崧  谢云 韩天衡 韩亨林熊伯齐 管 峻颜家龙 薛夫彬薛养贤 魏 哲 魏启后
三、中国最具升值潜质十大书法家
        王义军 王学仲 刘文华 刘彦湖 孙晓云 张旭光 邵 岩 邹德忠 嵇小军 管 峻
四、中国最具升值潜质百位书法家

卜庆中 于小山 于曙光马世晓仇必鳌尹寿坤 毛国典 王镛王义军王正良  王亚洲 王学岭王忠勇王金泉韦斯琴 卢中南 古 泥 白 砥 龙开胜 任 平 刘江刘云鹤 刘元堂 刘文华 刘月卯 刘廷龙 刘国旗刘显超刘洪彪刘鸿田  吕 楠 孙宪华曲修诚朱培尔 米闹 衣雪峰 许 琪许雄志 吴振立 宋旭安 张宇 张 海 张文平 张东明 张旭光 张羽翔 张坤山 张建会李松李静  李双阳 李有来 李远东李春雷李章庸 汪永江 沈惠文苏适苏延军言恭达  邵 岩 邵志军 陈靖陈国斌 陈海良周建设 欧广勇武 威苗培红范硕  施立刚 查仲林柯云瀚洪铁军胡立民胡传海 胡庆恩 胡抗美 胡秋萍 胡崇炜 胡朝霞 胡温平赵长刚 钟显金 徐 海 徐世平 栾金广殷永泉贾起家高卫平  崔志强 黄榕城嵇小军董长绪 谢少承谢国启 韩戾军漆 钢 管 峻 蔡佰虎

五、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国画家
王明明 冯 远 白雪石 龙 瑞 刘大为 吴冠中 张 仃 范曾 黄永玉程十发
六、中国最具影响力百位国画家
于希宁 于志学 马西光 孔仲起 孔维克 方楚雄 方增先 王镛王子武王文芳  王成喜王西京 王明明冯远 冯大中 冯今松 卢禹舜史国良 田黎明白雪石  石 齐 石 虎 龙瑞关玉良 刘大为刘文西 刘旦宅刘国松 刘勃舒 刘懋善 孙其峰 朱道平 江文湛 江宏伟汤文选 许麟庐 何水法 何加林 何家英 启 功吴山明 吴青霞吴冠中 宋玉麟宋雨桂 张 广 张 仃张立辰张志民张桂铭  张善平 杜滋龄杨 彦杨力舟 杨之光 杨长槐 杨延文杨晓阳陈 平 陈永锵 陈向迅陈佩秋 卓鹤君 周京新 周韶华 孟祥顺 林凡 林墉林曦明苗重安  范 扬范曾郑乃珖娄师白 施大畏 徐 希 徐乐乐秦岭云 聂鸥袁运甫  贾又福 贾浩义郭怡孮崔子范 崔如琢梁岩 萧 瀚 萧淑芳 黄 均黄永玉  喻继高彭先诚 曾 宓程十发童中焘 谢志高 韩天衡 韩美林 蔡 超蔡玉水
七、中国最具升值潜质十大国画家
孔维克 卢禹舜 吉瑞森 杨 麟 姚大伍 姜永安 高相国 黄永玉梁文博 谢天赐
八、中国最具升值潜质百位国画家
于文江 马 援 马海方 孔 紫 孔维克 方 向 方 骏 王炜王珂王乃壮  王玉良王生才王有政王明明王淼田 丘挺 冯兆平卢禹舜尼玛泽仁甘长霖  田黎明白云乡白庚延 石齐 石 峰龙 瑞任惠中 刘向平刘国辉刘泽文  刘泉义 吉瑞森孙成河毕建勋江宏伟 纪清远 西 丁 严幼俊吴冠南张捷  张 望张伟平 张伟民张谷旻张复兴 李 洋 李翔李乃宙李小可李世南  李孝萱 李魁正杜 军杨 麟 杨沛璋 闵学林陈平陈玉圃陈国勇周华君  周京新 岳黔山林容生林海钟 苗再新范 扬南海岩姚大伍姚鸣京姜永安  宫 丽 胡应康胡宝利赵卫赵占东 赵宁安 赵建成赵振川唐勇力姬国强  秦龙袁 武贾广健郭文涛 郭全忠 高相国高德星尉晓榕崔振宽梁文博  梁占岩 黄永玉 程振国舒 展舒建新 谢天赐 韩硕韩敬伟满维起薛亮  马国强  崔铁成  吴长江  柯琦  史正学  宋野岩


      网站展览的书画作品,都是美术专业人员精心书画的作品,是纯手工的作品,绝不是垃圾画、水印品、印刷品、机器制作品,敬请欣赏和放心交流。网上作品照片均为实物拍摄,因受天气、灯光、照相机和摄影技术所致,会出现颜色、角度等误差,所以作品以原物为准,敬请谅解。

 
作者介绍 
   
 
『郑乃珖』介绍
郑乃珖,号璞夫晚年又号璧寿翁,一九一二年出生于福州闽侯沙堤村。自幼酷爱绘画艺术,稍长得三山老画师叶翰侯先生启蒙指点,后又深造于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并私淑海内外诸名家,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卓然自成一家。郑乃珖教授的画以双钩白描,工笔重彩名闻当世,写意泼墨亦独树一帜。他精于花卉翎毛、走兽、草虫、蔬果时鲜,亦工于山水、人物,各尽其妙。他的画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技法,同时强调师法自然,以写生为基础,工中有写,工写结合,巧中带拙,拙中见巧,注重意境,讲究气韵,笔墨酣畅,元气淋漓,具有深厚的功力,在中国现代画家中,他是引人注目的名家之一。
郑乃珖现为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院委、中国工笔画学会顾问、福建省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福建分会副主席、福州美协主席、福州市文联名誉主席、福州画院院长、福建省美协常委、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等职务。
郑乃珖精花卉、翎毛、走兽、蔬果、时鲜,亦工于山水、人物,题材广泛、并皆精妙。其艺术观继承和发扬了民族传统精华,同时强调师法自然,以生活为基础。其画法是工写结合、兼工带写,故能巧拙互见、形神兼备、韵味隽永、雅俗共赏,富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尤其他的工笔重彩花鸟画在意境、取材、构图、造型、用线、敷彩有及题款、盖章诸方面均大大突破前人藩篱,作出开拓性的贡献。其山水画作立意深邃,大气磅礴,运笔矫健遒劲,泼墨、泼彩酣畅淋漓、苍润华滋,自创皴法,其肌理兀突壁立、斑剥古拙、浑然于趣,可谓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介绍当代著名国画家郑乃珖教授
 [檀东铿] 
    “福建省有个郑乃珖!”说起中国画艺术,人们总是这样习惯地将郑乃珖先生的名字和福建、福州连在一起。的确,郑乃珖先生是当代福建艺术界的骄傲。 
    郑乃珖先生,号沙堤夫,晚年又号壁寿翁,1911年生于福建福州,是当代中国画坛承前启后,风格独具杰出的名家大师、艺术教育家。 
    郑乃珖先生在中国画艺术上突出的贡献是发展并丰富了传统工笔花鸟画的表现手法,使之在工写结合、兼工带写上有了开拓性的进展,在意境、取材、构图、造型、用线、敷彩、题款、盖章等诸方面,大大突破了前人藩篱,表现力更为丰富。 
    前人画工笔花鸟,在不少优秀作品中,于“工”字上可谓下到了功夫。宋人的小品画如《果熟来禽图》小鸟的体态画得十分活泼可爱,身上的羽毛用短笔细细丝出,画得松密匀停,尽现毛羽之质感,还有几片色彩深浅不一大小有别的果叶,深入地表现了叶子的新旧老嫩,两三颗苹果嫣红青姹也都画得各各有别。然而,当绘画进入元明清以后,写意花鸟画发展并走向成熟发达,人们对中国花画鸟的审美已不满足于全工,还需要有工有写,工写结合,兼工带写,郑乃珖的工笔花鸟画便是走这样的路。在他的画中工可以画得极工,如他的作品《幽禽》、将几只锦雉的不同质感,五彩斑斓的硬、软羽描绘得栩栩如生,在工字上可谓下足了功夫。他的《蜜柑》不仅具体形象地描绘了几粒蜜柑的外形,还极深入具体地去刻画一粒剖开的蜜柑丰富的内含,画得佳果鲜美可人,这叫做大工。另外,他的工笔花鸟画还有“写”的一面,尤其在线条和处理画材等方面得以体现。郑先生的作品线条画得松活、富于变化。他的线条画得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方有圆、有断有续、有刚有柔、有干有湿、有虚有实、有浓有淡,起收转折极具变化。有时十分规整一丝不苟,有时逸笔草草,遒劲洒脱,完全不象有些工笔画家那样一工到底显得呆板拘束。传统的写意花鸟画崇尚以书入画,郑乃珖先生的工笔花鸟画也是以书入画,他是以行草的笔法画工笔,因而用笔就显得特别活泼生动。郑教授在处理画材上工写相间。他的作品在画面上不仅用笔用线工写相间,兼工带写,在处理画面上也不时使画材工写相间。比如《赤芝与奇石》灵芝用工笔去表现,石头则用小写意为之。这样画的结果,使工者愈工,主次分明,画面生动活泼。又如:《报春》,梅花的花用工笔没骨,而枝干则基本上以写意笔法画出,使画幅显得别开生面。象上述的画法在郑乃珖先生作品中比比皆是。当然,工写结合,兼工带写,在过去,在当代也有不少画家为之,但是工中有写,写中有工,结合得十分和谐,自然得体的却不多,至于将工笔白描重彩、没骨、写意多种手法交融在一起,将工笔花鸟表现得如此丰富,达到这样高度的更是难能可贵。看郑乃珖先生的画,可以说完全摆脱了工笔标本化照相式的描写,而是充满着画的意趣。他的工写结合,兼工带写,把对象表现得神彩奕奕,出神入化,把工笔花鸟画推出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 
    除了在笔法上的突破外,郑乃珖先生在工笔花鸟画的意境、取材、构图、造型、用线、敷彩、题款、盖章等方面都有自己大胆的尝试,都有对前人藩篱的大胆突破,从而形成了个人鲜明的风格特色。 
    中国画讲究意境,认为它是构成艺术美不可缺少的因素,还强调意境清新,要求画面体现出的情趣境界不落俗套,令人观之新奇悦目。郑乃珖画作的意境便是如此。他笔下的许多作品的花木已不再是标本式的折技画,而倾注着画家深情的花木。三角梅的热烈,蝴蝶菖的幽雅,丁香花的郁馥,柱顶红的夺目,绣球花的缤纷,紫薇花的浪漫,梨花的含情……无不令人举目留连,喜爱非常。前人咏梨花云:“梨花一枝春带雨”郑乃珖先生画梨花时就把握住梨花这一最佳神采,把握住前人这一诗意,他的《雨过梨花翠欲流》将梨花通过青石的对比,通过对花朵的细腻描绘,使那一枝梨花显得清丽可人,带露盈盈,这样的画作境界能不清新吗?他的《霜叶甘菊》画材不多,却注意到动静相乘,一只螳螂舞臂扬须,给静谧的画面平添了无限生机和盎然情趣,看着这画就象在品味着一首情调优美的小诗。他的《闽海鲜蛏》注意对静中有动的海蛏各各不同形态的刻画,细腻表现了蛏的鲜活。睹物思情,看到这么美好的家乡风物,恋乡之情能不油然而生? 
    传统的中国花鸟画有个明显的局限,就是题材不够广泛,总是那么梅兰竹菊四君子,或者牡丹、荷花、茶花、桃花几种常见花卉,还有些画家一辈子只画单一的题材。而郑乃珖先生的花鸟画题材却十分广泛,他不停留在这些名花奇葩上,而是涉猎向许多前人画谱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四时花木,涉猎向古人极少画的瓜果时鲜。他不但题材画得广,而且画得好,他常喜欢在鲜艳的花朵旁衬上些案头清供,如青铜器皿、古瓷小钵、玲珑青石使画面显得清艳古雅,洋溢着书卷气。他的瓜果时鲜,常使人看得直流涎水,思念不已。他的每一幅佳作都为后人留下了很好的学习典范。 
    “大都画法,以布置意象为第一”。说的是中国画创作对构图的重视。郑乃珖先生的画和许多名家大师的画作一样,在构图布置上苦心经营,因而不少画作出奇制胜,章法灵活多变,新意迭出。他工笔花鸟画作主要的构图特色可归结为这几个方面:一、运用工写对照,没骨与双勾,白描与重彩等多种手法相互配合,使作品达到虚实相生。前人画工笔花鸟,由于画家画路不够宽,常常只能用工笔双勾重彩的单一手法去组织画面描绘对象,因而,不少工笔画作画得过于实在,而少了“虚”字。郑乃珖先生却不是这样,他艺术修养全面,会工会写,会没骨会双勾,会白描会重彩,因而用样化手法组织画面,就能有虚有实,虚实相生,使画作画得特别生动感人。他在工笔花鸟画作中运用手法的多样性是前人少有或没有的。二、讲究疏密对比,讲究穿插得体,讲究聚散组合,讲究花木情势,使画作构图错落有致,层次分明,跌宕多姿美不胜收。对花写照,宋代就已经很普遍了,自古以来在工笔花鸟领域中写生的高手也是不乏其人。但是,有不少工笔花鸟画作还只是停留在对花写照上,摆脱不了对象的束缚,而郑乃珖不是这样,他的工笔花鸟画真正体现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他具有很强的描写具象能力,更有很强的概括力。在他的画作中写生的花木和瓜果时鲜变得更美,这是因为他善于选材,善于加工材料,善于组织画面。他写生中选材极严,画花要画含苞或舒展中的花,画鸟要画动中情态各各不一的鸟,画果要画形态不同展现对象特征的果。象《幽禽》画上的五只锦雉,都不做正侧停立,而是有的举头,有的右瞻,有的转肩,有的的俯食,那脚也是一驻一招,一跨一甩,把对象画得极为生动,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白描牵牛花》集中的地方花繁叶茂,盛开的牵牛花一朵挨着一朵,热闹非凡,而出梢的一枝花朵袅袅婷婷,柔藤在微风中荡漾,那情态画得多洒脱,既真实又优美,这种疏密得体的描绘和布置,给画幅平添了清幽的抒情调。《蓬莱九鲤》那一丛白描的龟贝,叶子大小相间,抑扬向背,枝条叶柄纵横交错,前伸后展,但是,除了让人感到真实外,一点没有散乱的感觉,而是乱中有序,穿插得体。《蛤》画的是闽海时鲜。画中的构图有聚有散,画家巧妙地利用了花蛤在散列中的不同角度的形体变化,使之相互照应,形成有机联系的画面,把花蛤这种不入画谱的时鲜画得色彩斑斓,情态不一,十分可爱。《碧桃》一画,画家取回抱的势态画桃花,舍弃了繁杂,舍弃了桃花枝头过多的叶,而集中描绘了深浅交叠,交相掩映的一簇花朵,这取势多么优美,这组合主体形象多么鲜明,这样简炼又丰富的表现手法,确实是工笔花鸟画中难得的佳作。三、在画作中巧妙地配合以款书印章,使画作富于书卷气。中国画发展到元明清以后诗书画印的结合已成为一种特色,特别是在写意画中。但在工笔花鸟画中,由于不少画家画风多为严谨,因而在画幅中款式印章的运用变化不大,可是,在郑乃珖先生画作中却十分讲究。每每一幅画在构思时和用印上他总是反复推敲,以达到和画面构图巧妙配合。他题款和用印的特点是形式多样,画龙点晴,恰到好处,使之与画材相得益彰。他画作上的题款书体很多,有时以篆隶为主,有时楷书为主,有时以行楷为主,有时用草篆,草隶。有时用草款,有时用双款。用印也很别致,有大印,有小印,有各种形状各种书体的章,有时只盖一二个章,有的盖三、五个,也有多到六、七枚。这些印章有的盖在款书后,有的盖在边角,有的盖在器皿上,石头边,蔬果旁,使画面的色彩有了微妙的变化,构图又得到巧妙的平衡。 
    郑乃珖先生的画作用线以兰叶描为主,遒劲挺拨,线条或粗或细,或断或连,或方或圆变化多端,且干湿浓淡并用,极具写味。特别是到了晚年,有时在生宣上作白描,用笔苍劲浑圆,生涩老辣,毫无拘束,完全进入到出神入化的至高境界。艺术大师刘海粟称赞他曰“精深笔法,豁然心胸”。 
    郑乃珖先生的画作在用色上也很有个性。他的画用色敢于对比,善于对比,又能在对比中求调和,因而他的工笔花鸟画作给人的印象是十分鲜明,艳丽雅逸,清新悦目。 
    此外,除在工笔花鸟画领域中,在写意花鸟、山水画、人物画领域中,郑乃珖先生也均有建树。他的泼墨泼彩山水,笔墨酣畅,元气淋漓,大气磅礴。他的许多山水小品以西北山川为描写对象,具有浓郁地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在意境、构图、笔墨情趣上都突破了传统山水画。他的写意花鸟画,由于有坚实的工笔画基础,笔力苍劲,墨韵酣厚,表情达意言之有物,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且自成一格。 
    郑乃珖先生的绘画艺术受到群众的普遍喜爱和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他先后出版有《郑乃珖画集》、《郑乃珖集锦册》、《郑乃珖百花画集》等二十余种个人专著画册,作品参加历届全国美展并送联合国、亚、非、欧数十国展出,备受赞赏,获奖甚多,为众多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及各国政要、贤达所收藏。邓颖超同志赴日参加周总理诗碑揭幕礼,带去送给日本人民的国礼中就有郑乃珖先生的工笔精品《马蹄莲》。国家体委举办的《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展览,一进展厅,映入观众眼帘的第一幅画便是郑乃珖先生的雄鹰图——《一击长空三万里》。除了刘海粟先生外,弘一法师、陈树人、鲁迅、郭沫若、茅盾等名家大师、先哲前贤均有题词,对郑乃珖先生的画作予以充分肯定,特别是当代工笔画大家潘兹先生在为郑乃珖先生花鸟画集作的序言中,对他的艺术作了十分全面而中肯的评价,他指出:“郑乃珖先生是一位全能的画家,他入画题材十分广泛,大大突破了前人的局限。人物、山水、花卉、瓴毛、虫鱼、畜兽、蔬果时鲜、青铜器皿……无一不能,无一不精。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双勾白描、工笔重彩花鸟画和泼墨泼彩山水画。他能工擅写,工写并用。工笔以意笔出之,益见其工。写意以工笔临之,笔不妄下。意到神随,神随境出,笔不到而意到。间用泼墨泼彩,似无法而矩度森严,混沌中显出层次,透出意象,虽无线而线骨立。敷彩轻重得宜,生气宛然,色彩呈多样变态,皆以情意为尚,神妙莫测,气韵天然。” 
    郑乃珖先生的艺术受到国内外书画界的推崇。一些大型典籍的画册都将他列为当代中国画名家首选。例如,古吴轩出版社首选中国近现代五十位名家,郑乃珖先生作为其中一卷列入《现代名家中国画全集•郑乃珖卷》。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现代名家绘画作品选》郑乃珖先生的作品也作为单列的一卷而载入史册。党和人民政府也十分重视郑乃珖先生的艺术。他是文革后首批被聘为国家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务委员的画家。他还被聘为中国工笔画学会顾问,西安美术学院教授、被选为福建省政协常委、福建省美协副主席、福州市文联名誉主席,被任命为福州画院院长、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郑乃珖先生的艺术成就是他生活的曲折经历及个人的不懈努力分不开的。荀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郑乃珖先生的艺术生涯是坎坷的。他出生在福州西门外沙堤村一个书香门第。在博学多艺的父亲郑世椿和祖父郑菊三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喜欢诗文书画,旁及碑版画谱、寺观壁画,在乡里颇有名气。可惜尚未成年,祖、父、兄相继病逝,靠寡母女红维持生计。这段时间他曾砍柴放牛、入福州城内裱画店学艺、远渡南洋新加坡、马来西亚诸国谋生并继续自学书画,为人作画、写对联。他成名之后曾多次画榕荫放牧之类的画题,他说:“那是为了追忆年少时清贫艰辛的生活。”他还为他母亲画过肖像,因为他非常感激寡母在十分困难的环境下抚养他成人。之后,他稍有积累,北上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深造于艺术大师刘海粟门下,并私淑海内外诸名家。在美专,他广泛地涉猎西方素描,色彩透视及中外画史画论,受益匪浅。遗憾的是,由于无法筹措高额学费,只好中途辍学从艺,靠自己已经掌握的一定的绘画技艺谋生。他回乡数年担任过中学劳美教员、剧团舞美设计,参加过各种画展,与张大千、赵少昂、杨善琛等大家过从甚密,且有作品交流。抗战胜利,台湾光复,他曾就任于台湾屏东师专。1953年,他只身北上长安,任西北美协专职画师,中国美协首批会员。在西北美协他接受赵望去建议主攻工笔花鸟画。代表作《荷萍图》、《水乡春色》入选全国第一、二届美展,发表于《美术》杂志,为中国美术馆所收藏。1955年他应邱石冥教授之邀调入西北艺专(现西安美院前身)任教。在大西北这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明的摇篮,有丰坡石器彩陶、商周青铜、秦俑汉瓦、唐碑墓画……这些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华岳千仞、八百里秦川……这些北国雄浑的山河;有石鲁、赵望云、何海霞、康师尧、方济众等志同道合的艺术群体,进一步开阔了他的眼界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丰富了他的多样化表现手法,使他进入了创作的黄金阶段。然而1966年文革开始他和许多老画家一样,受到了冲击,被关入“牛棚”失去了人身自由,无法教学和创作。尤其是70年代初,他应周恩来总理之邀到北京宾馆作画,又一次受到极左路线的摧残,无端被打成“黑画家”,身心备受折磨,使他愤而还乡,离开了西安。但是生活的磨难,人生道途的坎坷,只能使那些意志薄弱者消沉,而对那些有志者却会更加坚定自己的进取心。青少年的贫赛,使他奋发有为;暮年的挫折,同样没让他悲观失望。他是个毅力坚强的人,回乡后,在那样的逆境中,他依然一边养病,一旁不停地思考着中国画艺术的何去何从,还不时地提笔作新画。 他的艺术更加成熟了,他的白描进入了神随意到,自由抒写性灵,由状物写神进到了表现画家个性的更高阶段。他的山水画由传统的逡皮擦渲染,进入了随意泼墨泼彩大气淋漓的境界。他的艺术得到了又一次的升华,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陈毅元帅有诗云:“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随着四人帮的倒台,郑乃珖先生第二次被国家邀请赴京为宾馆、饭店作画,并被聘为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首批成员。从此,他的艺术生命再度焕发青春。 
    郑乃珖先生是位勤奋多产的画家。人们都知道工笔花鸟画是一种耗时耗工需要精心制作的画种,可是郑乃珖先生却不懈余力地去创作它。在60年代初,国家困难时期,郑乃珖先生不为生活所困,他在西安,在福州,每日定心于案前写生作画。佳作如涌,《百梅图》、《百菊图》、《水仙百图》、《瓜果时鲜集》、《花卉百图》还有《写意花鸟百图》、《山水百幅》相继问世。他还在西安画了许多大幅巨制,如《百鹤图》、《百孔雀图》。不难看出他的整个身心都浸淫在艺术之中。他作画不但勤奋而且善于思索。他经常笑着对我们说:“画画不可不画,也不可太画。”言外之意就是要求学画的人在勤奋的同时还要留出思考的余地。他自己每作一画都苦心经营,从下笔到题款,印章的完成,都作反复比较,取最佳构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正如孔夫子所言,郑乃珖先生还是一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善于学习的人。郑乃珖先生尊重同辈画家和前辈同行,青年时代他就与张大千、朱屺瞻、刘海粟、赵少昂、杨善琛等相交游;中年时代在西北他从石鲁、赵望云、何海霞等多位画家交往中受益甚多,在福建他和蔡鹤汀、蔡鹤洲、陈子奋等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他有时特意在画作完成部分后留下一些让朋友们补笔,为的是取长补短。有时留下题款的位置让书家题跋,或留予同行切磋。到了老年成名之后,在画展中他时常叫来一二位年轻的画家,问他们自己的画是怎么画出来的,虚心向他们学习新派的一些特技表现方法,并把它融汇到自己的创作中,如在山水画上,他自创“网状龟裂皴”“刷擦皴”便是在现代山水画技法的启发下,结合了远古岩刻、汉画、北魏碑铭的神理,表现了山石如拓片所呈现出来的古拙肌理、斑剥、苍茫。他在福州老家交往了多位花农、蜂农,虚心向他们求教花木的物理情态和生长种植知识。因而他画中的花木尽管千姿万态,千变万化,都尽在情理之中。 
    郑乃珖先生的艺术成就还源于他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根基。他酷爱书法,精于书法,真行隶草楷篆他无所不精,特别是他的行草,喜用渴笔直书,字形大小相间参差错落,笔意贯通,巧拙并用,行笔遒劲沉着,饶有情趣。他精通文法,对题款的字句善于推敲,每每能指出别人款识的用字用词不当。他喜欢收藏字画,精于鉴赏。他收藏的古今书画为数不菲,经常悬挂清赏,以怡悦身心,提高艺术修养,除了担任中国画艺术的许多荣誉职称外,他还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古字画鉴定顾问,足见其在这方面的学识。 
    郑乃珖先生的艺术阅历极为丰富,他的足迹随着艺术生涯的坎坷从南到北,又从北到南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长期生活在古都西安,又数次晋京,在各项艺术交流活动中扩大了他的视野,使他的艺术走向博大精深,这是他成就的又一因素。 
    郑乃珖先生的艺术创作极重视生活。同行评他是工笔花鸟画艺术生活派的开拓者,足以证明他艺术创作与生活的紧密关系。他的每幅工笔花鸟画作几乎全是写生而来,即使是大幅巨制也是集中了多件写生草稿提炼而成。他的《瓜果时鲜集》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寄托着郑乃珖先生对家乡深深的爱恋。清代的画家石涛曾云:“搜遍奇峰打草稿”。郑乃珖先生可以说是搜遍奇花打草稿,他的《百花画集》除了画人们常见的名花佳卉外,还超前地注意到当时东南亚台湾等地少量传入的奇花异葩,因而不少画幅给人带来新奇之感。他的山水画也大多来自于生活,他游历过西岳华山、东岳泰山、登临过黄山、雁荡、武夷……南国秀丽的山光水色,北国巍耸的峰峦;故园绿荫沃野,黄土高原层层梯田……无不一一再现于他的画幅。 
    艺术的发展在于变革,作为一个资深望重的老一辈艺术家,郑乃珖如今已九十高寿,但是在他的暮年还不忘变革,他始终没有停留在他的已有成就上,而是不停地探索进取,他近年的佳作《佛头青》在传统的笔墨中又融入了不少新意,既有刚健的笔力,又有浑朴天成意趣融融的墨韵,水墨的驾驭在他的笔下已是挥洒自如。《春江水暖鸭先知》无论章法的安排,还是色彩的分间布白还是线描的勾勒,都达到了更为概括简炼的地步,而意境却更为清新。 
    郑乃珖先生还是一位艺术教育家。在西安美院他培养了许多中国画的后起之秀,在故乡榕城他一次次地接待了许多青年慕名求教者,他不光为求学者讲画理讲画法,还经常动手为学生改画补画,我记得有一次他为我改画一直到下午二点,连午饭也顾不得吃。有一次为我示范竟然连酒宴也不去了。他教学得法,既让学生临摹,学习传统技能技法,又教学生写生,使我们真正走上个人的创作之路。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丰富的实践造就了郑乃珖先生这样一位值得福建艺术界骄傲的中国画名家大师,书画的生涯又使他在历尽坎坷后,身心得陶冶,得到怡悦,得以长寿。我们为老艺术家的健在感到高兴,感到欣慰,愿他老人家健康幸福! 

                                                     2000年5月脱稿 


 
名人逸事
书画资料
 
申请链接
名人字画艺术 葆帧字画艺术 外理名人字画 葆帧字画艺术 华人名人字画 名家名人字画 当代名人字画 葆帧字画网 外理名人字画 名人字画网 当代名人字画 名家名人字画 华人名人字画 外理名人字画 名人字画网 世界华人书画 名家名人字画 当代名人字画
 
查看更多
 
联系人:王先生 电话:13905342631   QQ号:1004331408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14 近现代字画艺术网   网络备案:鲁ICP备13024856号-2
网络报警请点击……